1.  > 交通知识

夜间行车特点与安全对策研究(夜间行车特点与安全对策分析)

夜间行车时,由于自然光较差、照明较差,观察困难,判断时间增加,错误和遗漏增多。另外,人体机能水平降低,操作可靠性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据统计,1995年某省发生的1169起特大交通事故中,594起发生在夜间,占特大交通事故总数的50.8%。此外,虽然夜间车流量比白天少很多,仅占白天车流量的10%~20%,但发生事故的概率却比白天高5~10倍。据美国、前苏联等国统计,夜间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46%至54%(死亡人数近60%)。因此,充分认识夜间行车的特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是需要深入探讨和总结的重要课题。

一、夜间行车特点

(1)自然光变差,观察困难。

夜间自然光变得更差,这是与白天驾驶的本质区别。由于夜间行车主要依靠车灯照明,光度低,照度差。人的视力对黑暗条件的适应能力降低,视力下降50%以上。此外,道路环境的变化、道路环境的强光刺激等因素也会给驾驶员带来困扰。给工作人员的观察带来了很多不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观察距离缩短。目前国产汽车大多配备75W的远光灯,可以在50到60米左右的距离看清楚物体(100W的大灯在80米左右),近光灯为55W,可以在50米到60米左右的距离看清楚物体。距离约15至20米。虽然人眼在夜间明亮的环境下更容易感知大型物体,但距离比白天短约53%。另外,由于人的夜视分辨率下降,目标颜色的深浅差异消失,只能根据亮度来区分物体的颜色。一般来说,白色物体更容易找到。发现距离约为82米,但可确认的距离只有42米。即使使用100W远光灯,当车速为60m/h时,发现目标也需要5秒左右,确认并采取行动的时间约为2.5秒。以上是夜间行车工况的难点,需要驾驶员正确认识和认识控制“安全车速”定性定量科学理念的重要性。

2.观察范围变窄。无路灯行驶时,观察范围仅是前照灯光束可照射到的有限路面,且受路面不平、上坡、下坡、转弯及过往车辆等影响,难以观察到。掌握道路环境整体动态。这给定向机动和避碰作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3、车灯发出的强光具有刺激性,造成刺眼、刺眼。夜间行车时,经常要经过车辆,光线变化明显,影响人们的视力。据学者测量,人的视力从亮到暗稳定大约需要2分钟。反向暗适应时间(指遇到汽车后)一般在10秒左右。这段时间,眼睛很难按照要求进行辨别。道路和物体容易发生事故。

4、视力容易疲劳,产生错觉。由于光线和照度较差,观察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驾驶时产生的周期性眩光使视网膜频繁调节暗适应,容易造成视疲劳。另外,视觉范围受到照明范围的限制,加剧了视觉的紧张感,降低了人的耐力和心理稳定性,容易产生错觉。例如,当视力较差时,容易误近为远,误小为大,路窄。有时,明暗、黑白的变化会诱发各种幻觉,比如错把路当成宽路,把斜坡当成平坦的路。这些都增加了驾驶员的心理负荷,加速驾驶疲劳,驾驶疲劳症状出现的时间比白天缩短了50%。

(ii)参考对象和识别时间减少,判断错误增加。

夜间,由于光线昏暗、视野狭窄、参考物少、目标背景清晰度差,反应时间增加约0.7秒,可见距离缩短,判断目标的时间大大缩短。另外,识别道路车辆的动态,仅依靠目标本身的光线往往无法看清目标的原体、类型(大小、形状)及其真实动态,导致判断误差增大。

(三)人体机能下降,操作可靠性降低。

夜间行车是人体生理节律调整前的最低点。事实上,改变睡眠习惯本身就足以引起疲劳。据学者测定,白天的睡眠效果只有晚上的26%,而且晚上容易疲劳嗜睡,记忆力、视力、听力等下降,反应迟钝,睡眠质量下降。动作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协调性变差。尤其是后半夜,容易出现困倦,导致车祸。

(四)诱发事故因素增多,事故风险增大。

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一是由于夜间能见度大幅下降,部分驾驶员缺乏将直觉与非直觉能力相结合的驾驶技巧,导致观察判断失误和遗漏增多;二是驾驶员生理上、心理上、技术上以及车辆专项保养方面的损伤,没有做好相应的改装工作;三是对道路环境、驾驶条件、夜间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等的正常和异常变化没有正确认识。熟悉各种事故,面对各种事故却束手无策;第四,对夜间驾驶疲劳和事故诱因(如抢车、盲目开快车等)的预防力度不够,人的记忆、思维、反应能力和操作的可靠性下降,难以及时预见和发现一些问题。潜在的隐患往往会导致忙碌时措手不及或出错,发生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上一页1 2下一页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交通知识_交通违章_天津智能交通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jtzs/740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