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交通知识

杭州城市数字化管理特点(杭州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经验)

叶文文杭州市轨道交通运营与公用事业保障中心

一、简介

杭州的精细化停车管理是从2008年开始的,相信说到停车,大家对杭州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因为杭州做的比较早。从2008年到今天,已经13年了。

杭州市的停车管理工作从顶层设计开始,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到2020年底,杭州小型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280万辆,停车资源约190万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健表示,杭州城市大脑建设期间,杭州机动车保有量高峰时约为30万辆。高峰期与平时相差约10万辆,相当于250万至260万辆汽车。通常处于停车状态。

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杭州一直在行动。从2008年开始,杭州市委、市政府发文实施《停车新政策》。直到2011年大力建设公共停车场,2014年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2017年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开始建设泊位共享平台。

今年年初,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会议。借用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会上的一段话,在数字化改革、在停车领域,杭州市在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建设过程中做了一些思考。通过系统重塑和数字赋能,打破停车信息化顽固壁垒,盘活城市停车资源,探索符合杭州实际的停车管理数字化改革新模式。

2、重塑体制,理顺机制,强化运营服务规范管理

1.完善政策体系

停车管理到底应该做什么?停车规划有专门的规划部门,停车设施建设有专门的建设部门,但在管理层面,是哪个部门负责。有的地方是交管部门负责,有的地方是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比如深圳、广州是交通部门负责,杭州是城管部门负责。同时,停车管理部门应该负责什么?哪些需要管理?界限是什么?需要准确的定位。此外,不同主管部门的管理定位也不同。 2020年之前,杭州停车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交管部门。交管部门从交通组织角度出发,负责停车场出入口和泊位数量的前期管控。

另外,当我们知道了停车场的数量和车位的使用情况后,我们发现停车位的主体非常多元化,用户多样化、主体多样化、运营商多样化,包括智能停车系统。任何交通领域,都不存在像停车这样完全市场化的环境。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城市大脑平台需要接入所有数据时,遇到了多元化的环境。

为此,杭州市试图通过修订地方性法规《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2、完善管理机制

停车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地域特色的民生工程。 2020年起,杭州市城管部门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将停车管理要求和各项要素直接落实到地区、(县)市政府,下发《到街道(镇)》,实现与停车管理的无缝衔接。一键点击。

3、建立全流程管理方法

通过开展开放付费停车场信息登记工作,进一步巩固付费停车场基数。通过管理与执法双线联动,加强停车数据监测管理。初步建立前端停车场信息登记、日常管理监管、末端执法联动的方式,实行停车场运营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我市停车场运营服务质量。

4、打造“政企联动”新模式

专门成立了城市大脑停车系统运营公司,以各区政府所属国有停车运营单位和停车系统技术厂商为股东,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保障城市大脑停车系统的运行。公司是一家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3、统一平台与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停车新生态

1.构建“十智”应用体系

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遵循便民服务与决策管理相结合的思路,通过资源整合、方法创新、功能拓展,打造城市级停车库管理系统,打造了“十个智慧”智慧停车库。应用系统实现了杭州市大型停车平台共享、大数据智慧治理、大系统共治。

2、打造“城市一个停车场”

通过制定停车库数据接入标准,遵循“有求必应”的原则,实时采集全市停车库基本信息、车辆进出信息等数据,打通停车数据链路。目前,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已接入4700个停车场(点)、134万个泊位。杭州现有的对外开放的停车场,包括车位动态数据,都在我们的平台上。

3、系统回答“为什么难”、“难在哪里”、“难到什么程度”?

在探索“为什么停车难”、“停车难在哪里”时,我们通过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平台大数据分析,借助交警交通等数据,分析过往车辆数量和停车情况。全市共有8,967 个停车位。实时计算车辆数量,绘制停车强度图,分析各区域的“停车难度指数”。

8967个停车格的划分并不是单纯根据停车数据,而是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划分。因为停车一定是某种需求引起的停车需求,停车本身并不是需求。大家去公园的时候,一定是去办事、去学校、或者回家。正是这种需求形成了使用机动车辆到达目的地的停车需求并最终投射出来。

4、紧紧围绕惠民原则,推出“先走后缴”便捷缴费方式

整个城市平台建成后,按照市委、政府“城市大脑惠民”的要求,我们推出了“先走后付”的便捷支付方式,支持支付宝、银联、公民卡和其他付款方式。目前全市已有3500多个停车场(点)开通了该功能,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提供浙江办、杭州城市大脑、便捷停车等36个注册开通通道。

在推广过程中,为解决“先走后缴”使用过程中的停车券抵扣问题,探索了券自动验证试点方案。去年,我们选择了10家有代表性的商业综合体开展试点。针对商业综合体停车券的不同形式,采取“一库一解”的精准政策。通过对会员系统、停车券系统、前端停车系统等平台的全面改造,实现停车优惠的自动验证,提高了公益性。使用经验。

5、深化应用场景,实现一点到达

在城市建设停车场时,获取所有停车场的实时数据使停车引导成为可能。然而,无法准确确定某个停车场还剩下多少车位。这只能是一个粗略的数字。目前前端停车系统厂商的所有标准都是基于收费管理,而不是基于真实停车库的管理。因此,在停车诱导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探索,但我们对泊位实行了“一点通”,初步实现了一些重点区域从泊位抬头看有多少的目标。附近的停车场有剩余车位。

6、与部门业务协作,提高社会效益

在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了与规划、建设、发改、市场监管、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业务协作的支持。例如,与建设部门合作,所有停车热力图都实时开放给建设部门。建设部门可以对明年甚至三年后的公共停车场建设进行评估和规划。另一个例子是发展和改革部门。发改部门可以通过我的城市大脑整体系统,精准实施停车费差异化定价。另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建模,可以实现对法院旧车的实时监控,一发现就可以有效锁车。

七、赋能邻里治理

从一些重点领域的治理来看,各个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例如,学校可能会遇到接送孩子的问题,医院可能会遇到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每个区域、每个场景要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停车形态制定不同的治理方式。我们针对不同的场景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对于医院周边的管理,通过与挂号系统对接,在挂号时,平台会将就诊时间段内的周边停车信息推送给用户,告诉用户该时间段内是否有停车位,如果没有停车位,它会告诉您有哪些停车位。怎么解决,周围有多少米停车位等等,基本上杭州每个场景都有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4。结论

停车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它直接面向人民。如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我们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创新理念、深化改革,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融合、全方位、系统重塑、数字赋能、现代化”数字化改革五个关键词,建立健全停车场运营服务标准,持续打造停车服务便民利民的制度。通过城市大脑算法的结果,逆向城市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动态交通的长期管理,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停车服务。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交通知识_交通违章_天津智能交通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jtzs/557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